第一章 避仇家五贤且偷生 这是高原上的海,黄河的源,“星宿海”。 这是高原上的山,自然界的喷泉,黄河的真源,“噶达素齐老峰”上,游牧民族心目中的神话,“天池金水”。 这是黄河的发源地“青海”,自古以来,黄河即成为吾国心腹之患,它象一把无情的宝剑,扎在那心脏要害。 这是个动乱的时代,金人窃占了半壁大好山河,有志者奋起抗敌,但议和阻止了这等人的爰国之心,有忿而弃俗出家者,有忿而佯狂作态者,更有遁世隐居者。 这是哪朝哪年?遁世者也记不得了,更也不愿提了。在“星宿海”的西北,“噶达素齐老峰”东南,“阿尔坦河” 的附近,集居着一群遁世的遗民,他们是国家的良才,人类中的俊彦,武林中之豪杰。 很可惜的,很遗憾的,他们竟埋没在荒凉的高原,过着清苦的生活,与草木同朽。 这是因为,能享受自由的生活,不受异族的束缚,唯一不能释怀的是,千千万大汉子民,仍处于异族人的铁蹄下,过着水深火热的岁月。 这是国家的耻辱,人类的悲哀! 这是个严冬的季节,腊月的望日,黄河封冻了,高原上一片银装玉塑,苍天怒吼,大地风号。“六出”(雪花)漫空飞飘,冷,冷得人类居家围炉,闲言家常。 这是人生的乐趣,是大自然安排了的休息日,“阿尔坦河”上游,距河十余丈筑有木房数幢,烟囱中浓烟滚滚冲天,这是白色世界中唯一之异色,在这荒凉高原中,也是显著的目标。 山风似千千万被迫害的人们齐声发出的怒吼,夜了,雪也停了,狂风益发强了,天空没有皓月,雪光反映,倒也能远眺百丈。 木屋中的人尚未睡觉,他们围着一个大火炉,可不是在闲话家常,因为,屋中虽有七、八个人围炉坐着,但却静得听不出一点语声。木柴在燃烧中“劈啪”地响着,略为点缀了一些单调的音响,空气显得很沉闷,而每个人的脸上,又俱是一片愁容,这不是自由的天地,世外的桃源吗?何来烦人的忧愁? 傍门倚坐着一位年约三十多岁的少妇,一副刚健的身材,圆圆的脸庞,再配上一对明如秋水的大眼睛,确是个难得的佳人。 而在她五官匀称的脸上,两条柳眉紧皱,一对大眼睛内,闪烁着愁急的光采,沉默能使空气重浊,她似乎感到了急促,纤腰缓伸,长长地吁了一口气。 膝前依偎着一对十四、五岁的大孩子,看起来女孩比男孩较大一点,脸蛋儿长得跟少妇一模一样,真是豆蔻年华,煞是惹人怜爱。然而娇容稚气未退,闻少妇吁气之声,双臂往前一按,搂着少妇的膝盖,仰脸问道:“娘,你说爹爹今晚上准能回来吗?” 少妇暂收愁容,目光先往迎门而坐的老者一瞥,再对疲态已露的男孩看看,才回答女孩道:“小玲,你爹爹人称万里飞熊,能日行千里,夜走八百,此去兰州只近二千里地,有五天的时间,当然可以赶回来的,可是……说不定你爹爹在途中,遇到什么事耽搁了,也许今晚赶不回来呢!” 小玲睁着一对大眼睛,翘着小嘴儿,略带埋怨之色道: “爹爹真是使人着急,爷爷与叔公们全守着呢!他有什么事赶不回来呢?娘,您说爹会不会喝醉了酒误事?或是跟坏人遇上啦?” 小玲的话,使屋中人惧都悚然一惊,少妇愁容再现,幽怨之色益显,皱眉喝叱道:“小玲,小孩子不可胡思乱想,更不可随便胡说,夜深了,你与小琮回房睡去,不准跟着大人们一起熬夜。” 小玲闻言,小嘴翘得更高了,抬头对迎门而坐的这位相貌清癯,银髯披胸,双目深陷的老者,露出乞援的目光,撒娇道:“爷爷,玲儿长得跟娘一般高了!我娘还老把玲儿当小孩子看,爷爷,您老说句公道话,玲儿是不是长大了?” 清癯老人略带隐忧的脸上,泛起了淡淡的笑意,注视小玲端详了一会,“嗯”了声道:“是的,孩子们都长大了,玲儿,做大人可得有大人的样儿,你还跟孩子时一般,老爱翘嘴。” 小玲一扭身子,不依道:“不来啦,爷爷,您老逗我呢!” 少妇立刻拦阻道:“小玲,你别跟爷爷闹成不成?快去睡吧!明天一清早就得起床做早课,别到时起不来,惹你爷爷生气。” 边上闭眼欲睡的男孩,倏地睁眼插口道:“娘,我从来不像姊姊一般赖炕,是吗?” 少妇含笑对他颔首,把小玲惹得大眼睛一瞪,冷哼地道:“琮弟,你敢讥笑姊姊赖炕?小心明儿我摔你两个大马爬!”